歡迎訪問廊坊浩北化工有限公司網站
日期:2025-04-14瀏覽:40次
先不談怎么洗,得搞明白為啥必須洗。
水垢不是憑空長出來的,它就像是你炒鍋底下的油漬、衛(wèi)生死角里的灰塵,**有水、有溫度、有礦物質,就一定有它。
工業(yè)用水大多都帶點“脾氣",水質硬、礦物質雜,什么碳酸鈣、碳酸鎂、鐵銹顆粒,統(tǒng)統(tǒng)在板片表面“集合"。
你以為只是熱傳慢點?那你可能還沒意識到,水垢最致命的不是它“臟",而是它“擋"。
換熱器板片就靠一層薄薄的不銹鋼片來傳熱,本來板片表面和水直接接觸,熱能“嗖嗖"地就過去了。一旦垢起來了,熱量就得先穿過這一層“盔甲"。
你穿著羽絨服上跑步機試試,跑不了幾步就出汗,效率低得可怕。換熱器也是,1mm水垢=效率降30%以上,有時候還不止。
更可怕的是,這種損耗是“溫水煮青蛙"式的。你不會聽見機器嘎嘣響,也不會報警,它只是在你沒注意的時候,每天偷走一點效率、多燒一點能耗、多累一點水泵。
拖到最后板片鼓了、串液了、漏了,才想起來清洗,那時候不是清洗,是搶救。
02|什么時候清洗?不是壞了才洗,而是“效率變了"就得動手
很多人清洗換熱器的節(jié)奏,跟拖地差不多——地太臟才拖,等不起才動。但在工業(yè)現(xiàn)場里,這種思路其實很“貴"。
板式換熱器什么時候該清洗?有三個字:看信號。
這些小信號不明顯,卻是“水垢作案"的鐵證:
壓差升高了:泵越來越吃力,壓差從原來3bar飆到了5bar,說明板片間堵得不輕。
出口溫度下來了:設定出水要70℃,結果只到60℃,不光熱量沒傳過去,溫控設備也開始反復報警。
能耗升高了,產能反而掉了:泵、加熱設備都在拼命干活,結果換熱器不配合,怎么加都沒用。
泄露了、串液了:這時候往往不是水垢剛剛出現(xiàn),而是已經把板片“憋炸"了。
別以為你定期換密封墊片就夠了,如果里面水垢一層接一層,墊片再新也沒救。